郑州大学体育学院
2024年度内部审计工作要点
2024年是“十四五”关键之年,也将是学院申报河南体育学院开局之年,学院审计工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全国审计工作会议精神,准确把握进入新时代新征程审计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在学院党政班子的坚强领导下,依照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和精神,紧紧围绕学院中心工作目标和重点工作任务,依法忠实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推进内部审计全覆盖,不断促进审计工作提质增效,努力发挥内部审计“强内控、防风险、促合规”的关键作用,促进学院经济决策科学化、内部管理规范化、风险防控常态化, 为实现学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审计保障。现结合学院实际,制定2024年度内部审计工作要点。
一、 锚定中心,服务大局,深化学院内控体系建设。
(一)提高思想政治站位,健全汇报工作机制。
在学院党委领导及校长分管下有序开展工作,围绕学院中心工作确定审计工作目标、任务和重点。在政治上绷紧请示报告之弦,主动向学院党委报告审计计划、审计项目开展情况、违规事项处理等重大事项,发挥审计效用,及时沟通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为完善学院内部治理提供决策依据。进一步推动规范管理、完善制度、深化改革,调整学院内部审计工作领导小组与审计整改工作领导小组。
(二)深化制度体系建设,健全配套规章制度。
认真贯彻落实《审计法》以及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审计署〔2018〕第11号令)、中共河南省委审计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意见》(豫审委发〔2019〕3号)、教育部《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教育部〔2020〕第47号令)等上级有关规定和要求,及时总结经验,积极推动修订、完善内部审计相关制度工作,健全相关配套规章制度,逐步构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基建及维修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专项审计调查以及审计队伍建设等各方面的制度体系,确保内部审计机构依法履职,正常开展审计业务工作。
(三)强化审计管理流程,提升日常工作质量。
围绕学院发展目标与规划,聚焦重点业务和关键领域,以问题为导向,针对不同的审计类型和审计对象,分类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审计实施过程中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责和权限,不断强化审计项目管理、完善审计方法、统一审计标准,坚持依法审计、客观求实,严格执行法定审计程序,严格规范审计行为;积极创新审计方式方法,适应新形势,积极运用现代审计技术,合理继承传统审计方法。做到两者有机结合,确保审计工作效率和审计质量,全面构建覆盖学院、上下贯通、横向联动、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确保把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落实到审计工作全过程各环节。
(四)完善结果运用机制,提升内部审计效能。
加大对审计成果的提炼,对审计发现的典型性、普遍性、倾向性问题要提出审计建议。建立健全审计与组织、人事、财务等有关部门的工作协调机制,加大审计结果运用,立足批判性、突出建设性,合力推进审计作用发挥和价值体现。
(五)严格工程档案管理,加强档案借阅程序。
为进一步提升审计档案规范化管理水平,保证审计档案质量,发挥审计档案的作用,监察审计室将依据审计署办公厅《关于印发审计署审计文件材料立卷归档操作规程和审计署审计档案保管期限规定的通知》(审办办发〔2013〕14号)规定,成立了档案整理小组,建立专人负责、任务分层的综合管理体系,把档案工作列入单位中长期工作规划。本年度计划委托专业人员,把2023年42个工程相关审计资料立卷归档,集中管理,建立健全档案目录、文号索引等,实现文档一体化,便于查询和检索。从档案收集、整理、立卷、归档、保管、统计、借阅、利用、安全、保密等环节进行规范,以确保各类档案收集齐全、整理规范、保管有序。
(六)梳理审计归档资料,及时报送系统数据。
进一步做好学院业务系统数据定期采集工作,满足常态化“经济体检”的要求,按照《河南省教育厅转发审计署办公厅关于印发内部审计统计调查制度的通知》《河南省内部审计资料备案管理办法》《河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健全数据定期采集报送机制的函》等文件要求,认真梳理年度审计资料,严格执行半年报和年报的报审制度以及上报2023年审计档案资料,做到有据可依,真实完整。
二、聚焦主责,保持定力,扎实推进专项审计工作。
(一)强化建设工程管理,实行项目审计全覆盖。
1、规范项目建设过程,加强全过程审计管理。
根据《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管理办法(试行)》(郑体院〔2021〕85号)以及《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关于全过程审计咨询项目的备案表》有关规定,紧盯冬季运动管理中心滑板场建设工程、登封校区地下管网维修改造工程等全过程项目建设,建立并完善全过程、全方位、经常性的审计监督制约机制,重点关注投资预算执行情况、基本建设程序、立项招投标情况、工程建设情况、材料采购情况、资金使用情况、投资绩效情况等方面开展审计,坚决避免完全委托中介机构的单一的造价审计,坚决杜绝“以审代结”,建立工程项目全过程的风险防范机制,将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使审计监督形成闭环管理,进一步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提高建设资金使用效益。
2、加强日常工程监督,提升结算审计效能。
要继续做好对基建工程、维修工程和改扩建工程项目的竣工结算审计项目的动态监督,以控制工程造价、运用三级联系机制、建立沟通会议制度为重点,从过程中加强风险控制,督促相关部门、单位重视事前、事中管理,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确保项目建设管理规范,实现安全科学高质量工程运行模式,协调代建单位、施工单位、事务所等及时完成工程项目结算审计工作。
(二)聚焦资金保障绩效,开展财务审计工作。
以保持经济平稳运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为目标,在做好日常审签工作的同时,组织开展对全院开展近三年“全覆盖、穿透式”财务收支审计工作,由外部审计向内外相结合的审计模式过度,从合规性财务审计向绩效性综合审计转变,培养自己的审计中坚力量,并通过对资金收支的内部审计,对学院部门经费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推动财政资源统筹,强化预算执行和绩效管理,防范化解财政风险,推动贯彻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促进积极财政政策提升效能。坚持把遵守财经纪律情况作为重要审计内容,切实当好维护财经纪律的忠诚卫士。
(三)完善经责审计制度,聚焦干部责任落实。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中办发〔2019〕45 号),适时修订完善学院审计工作规章制度,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廉洁用权,确保党中央令行禁止为目标,根据党委组织部要求及委托,结合干部任期情况,推进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努力构建学院干部监督体系。以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管理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防控重大经济风险等有关经济活动为基础,充分考虑领导干部管理监督需要、履职特点和审计资源等因素,依规依法确定审计内容,促进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学校干部领导的管理与监督。
(四)严审合同会签程序,强化内部控制审计。
以促进完善管理,提高治理能力为目标,以风险防控为导向,对学院业务活动和管理环节,全面“扫描”资金流、信息流、业务流,检查和评价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查找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薄弱环节,严格各类大额经济合同及工程款项支出审签,加强制度约束和程序控制,对合同及支出的真实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核,进一步推动学校规范管理、完善制度、深化改革。
(五)实施研究促审行动,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
着眼宏观研究“国之大者”“省之要者”,谋划长远研究前沿问题,既沿着“政治—政策—项目—资金”这条线研究立项、实施审计,又沿着“资金—项目—政策—政治”这条线分析提炼、提出建议,做到一条主线双向贯通、首尾循环、正反可逆。制定好审计工作方案、实施方案,实现整体构思、标准化运作,切实组织好项目实施;做到归纳提炼审计发现的问题,注重剖析普遍性、倾向性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真正有价值、可操作的审计建议。建立健全研究型审计落实机制,健全审计对象资料库,建好中长期审计项目库,组织开展审计项目后评估。
(六)做好各类迎检工作,配合监督工作格局。
完成上级主管部门及学院交办的其他审计工作任务,协助巡察办开展巡察及专案审计工作,推进审计监督与巡视巡察、组织人事、财务总务等各类监督贯通协同,增强监督合力,形成协同有效、配合顺畅的大监督工作格局。
三、凝心铸魂,踔厉奋发,全面提升审计队伍能力
实施“人才兴审”行动,强化敢于担当的职业精神和扎实过硬的专业能力,拧紧审计人员理想信念“总开关”,增强服务意识,教育引导审计干部树立对法治的崇尚、对审计事业的忠诚和良好的审计职业操守,增强审计干部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和集体荣誉感。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新修订审计法,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恪守审计权力边界,始终做到依法审计,开展与其他院校的沟通交流活动,做到“走出去、请进来”。鼓励审计人员报考国际内部审计师、中级审计师、高级审计师,努力向“职业化、特色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加强审计实战训练,突出培养审计干部的专业思维、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专业方法,练好能查能说能写的基本功。加强对审计干部政治能力、工作作风、专业素养等方面的考察考核,锻造政治上的明白人、工作上的实干人和业务上的内行人,自觉赶上时代潮流,努力成为审计领域的行家里手。
监察审计室
二〇二四年四月十八日